送韩将军还边
李益〔唐代〕
白马羽林儿,扬鞭薄暮时。
独将轻骑出,暗与伏兵期。
雨雪移军远,旌旗上垄迟。
圣心戎寄重,未许让恩私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骑着白马的将领,在傍晚时分扬鞭出行。
只有一位将领骑马奔出,暗中设置伏兵,与敌人交手。
边关雨雪频繁,士兵行军距离遥远且行动迟缓。
皇帝将军务大权交给韩将军,感念皇恩不敢有丝毫私心。
注释
薄暮:指傍晚,太阳快落山的时候。
轻骑:单骑。
旌旗:这里借指军士。
戎寄:指所交托的军务。
简析
《送韩将军还边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即勾勒出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形象,同时点明行动的时间;颔联进一步描写将领的勇敢和机智;颈联通过描绘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军队行进的艰难,进一步烘托了军事行动的紧迫性和艰巨性;尾联点明将领的忠诚与责任感。全诗通过描绘军事行动的场景和将领的内心世界,是对韩将军的由衷赞美和鼓励,充溢着一派爱国之情。
李益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176篇诗文 85条名句
兵车行
杜甫〔唐代〕
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
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(耶娘 一作:爷娘)
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道旁过者问行人,行人但云点行频。
或从十五北防河,便至四十西营田。
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
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。
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荆杞。
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
况复秦兵耐苦战,被驱不异犬与鸡。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申恨?
且如今年冬,未休关西卒。
县官急索租,租税从何出?
信知生男恶,反是生女好。
生女犹得嫁比邻,生男埋没随百草。
君不见,青海头,古来白骨无人收。
新鬼烦冤旧鬼哭,天阴雨湿声啾啾!
咏山泉
储光羲〔唐代〕
山中有流水,借问不知名。
映地为天色,飞空作雨声。
转来深涧满,分出小池平。
恬澹无人见,年年长自清。
赠邻女
鱼玄机〔唐代〕
羞日遮罗袖,愁春懒起妆。
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心郎。
枕上潜垂泪,花间暗断肠。
自能窥宋玉,何必恨王昌?